关于我们

北京卡弥诺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简称BCC,由几位热爱圣地亚哥之路的中国和西班牙朋友于2017年5月在北京建立。BCC的宗旨是“推广卡弥诺、服务朝圣者、促进中西文化交流。这是被称为”“卡弥诺之友协会”的全球圣地亚哥之路文化相关组织普遍秉承的理念和履行的职责。

BCC成为加利西亚自治区政府卡弥诺文化管理办公室管理下的上数百家卡弥诺之友协会网络的成员之一,是中国大陆唯一一家“卡弥诺之友协会”组织。卡弥诺文化管理办公室一直致力于推动圣地亚哥之路文化精神和支持包括BCC在内的全球各地的卡弥诺之友协会的发展。自2019年起,在该办公室的支持下,BCC先后组织多次多地的分享会、翻译Buen Camino指南APP的中文版、出版中西双语的“卡弥诺与中国经典”的书籍、举办线下卡弥诺文化艺术展览。成立至今,BCC也与欧盟驻华代表团、塞万提斯学院、西班牙国家旅游局、西班牙邮政、朝圣者办公室、Buen Camino出版社、西班牙卡弥诺之友协会协会联盟、背包十年青年旅舍、国内高校等机构合作开展了多次多地的圣地亚哥之路推广活动。更多过往活动详情请查阅:http://caminochina.com/?p=113

作为一家代表中国卡弥诺之友协会,BCC通过网站、微信公众号、视频号、翻译APP指南和编辑路书攻略、举行说明会等方式为国内的行者提供关于圣地亚哥之路的基本信息和数据,并通过签发朝圣者身份证、微信交流群和小红书账户、线下聚会等途径服务中国朝圣者,还通过开展研究、出版、讲座、展览、国际旅行、国际志愿服务等活动促进中西文化交流。各项服务的开展主要依靠志愿者来进行。BCC欢迎有意服务于“卡弥诺之友协会”使命的朋友们加入志愿服务的队伍!更多详情请查阅:http://caminochina.com/?cat=12

创始团队介绍

张珂
联合创始人

“2014年第一次走圣地亚哥之路之后,我就 “无可救药”地爱上了 Camino,因为在这数星期的旅途中感受到了非常美好、纯粹的东西,并在内心感受到一种朴素的召唤:我想要更多的同胞知道这条路的存在并亲身体验它。”

张珂的灵感得到了好友、西班牙朝圣者 Ignacio Ramos Riera 的全力支持。2015年二人合作建立第一个中文的圣地亚哥之路微信公众号,准备了一些路线、签证、装备、交通、食宿等攻略信息。后来在2017年,他们认识了另一位中国朝圣者卫跃,三个人相约嵩山见面,分享了共同的初心。“嵩山会盟” 之后,三个人决定创建中国的 “卡弥诺之友协会”,取名为“北京卡弥诺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确立了以机构的形式 “推广卡弥诺、服务朝圣者、促进中西文化交流” 的服务宗旨。2018年又有被同样初心感召的中国朝圣者常慧玲加入,创始团队再次扩大。


2019年张珂受团队派遣,亲赴西班牙寻求与圣地亚哥之路相关机构的合作。她在西班牙攻读博士期间,和研究组其他研究员合作,完成了关于 “中国人的圣地亚哥之路体验”、“中国文化线路遗产” 的深入研究并作为第一作者在国际核心期刊发表了三篇学术文章。在西班牙期间曾多次陪伴中国学生走朝圣之路。毕业回国后她继续与团队和众多志愿者一道为中国的卡弥诺之友协会和朝圣者服务,推动各项活动的开展和使命的推进。

达奇
联合创始人

“我16岁的时候第一次体验圣地亚哥之路;和朋友在一起我们选择了索布拉多·多思·孟谢斯(Sobrado dos Monxes)为起点。从那时候起,我发现这条路是一个探索与邂逅的空间。21岁时,我效仿中世纪朝圣者的样子,依靠陌生人的施舍来完成一个个性化的圣地亚哥之路行程,从莱昂(León)到圣地亚哥(Santiago),经过卢纳县(Luna)和安卡雷斯县(Los Ancares)。后来一直到现在,我每年都争取去走上一段。2014年第一次与中国人结伴体验了卡弥诺,发现了卡弥诺对和平和跨文化交流的巨大潜力,于是决定与这个伟大国家的朋友们一起推动这条以心路为核心的文化遗产!”

2015年达奇和张珂建立了中文的卡弥诺微信公众号,开始发布相关推文来服务渴望走卡弥诺的中国行者。2017年初在北京与卫跃相遇后,安排了一个一起去登攀中岳嵩山的旅行,在3月25日订立了 “嵩山盟约”——通过建立一个机构来推动卡弥诺的文化。两个月后诞生了北京卡弥诺国际文化交流中心,与北京塞万提斯学院合作举办了圣地亚哥之路分享会,结识了对卡弥诺感到热情的常慧玲,隔年她加入了核心团队。

2017年6月4日在北京塞万提斯学院组织了第一次的圣地亚哥之路说明会,2018年8月11日再次在北京塞院,组织了一次卡弥诺之友的分享聚会。从成立开始,协会就探索与加利西亚政府的Plan Xacobeo办公室的合作,并通过后来每年的资助项目在中国开展一些精彩的卡弥诺文化活动。2019-2020年在不同的城市承办了欧盟驻华代表团的欧洲文化线路巡展、线下分享会。2020-2022年期间,在西班牙多次陪伴在西班牙留学的中国学生徒步卡弥诺,并与Buen Camino出版社合作,将其指南APP中多条路线翻译成中文。2023至今在中国通过与不同的朋友、志愿者们一起推动了分享会、文化展览、出版、培训和派遣志愿者等各项活动的开展,逐渐在中国培育出真正的“卡弥诺之友协会”精神。

卫跃
联合创始人

“2014年,当我还在担任资深户外教练时,一位定居西班牙的好友向我发出邀请:‘要不要一起走朝圣之路?’ 这是我第一次听闻‘卡弥诺’(Camino de Santiago)的存在。朋友随即赠予我详尽的朝圣之路指南,我也在资料查阅中被电影《The Way》深深打动,特别是影片中那个孤独的十字架,在我心中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记。然而因好友的计划有变,最终让期待落空。每每与未婚妻谈起独自去徒步的想法,总因对未知的忐忑而作罢。直到某天,我们不约而同地提议:‘何不把朝圣之路当作蜜月之旅?’ 这个灵光乍现的念头,最终让我们在2015年10月踏上了法国线的起点,完成了全线800km的蜜月旅行。

回国后,虽然我们兴致勃勃地向友人分享这段徒步经历,却始终难觅知音。直到偶然在公众号发现了 ‘卡弥诺’ 组织,联系到了运营者张珂和西班牙的达奇。记得第一次在对外经贸大学与达奇相见时,我们喝着咖啡,畅聊朝圣之路上的点点滴滴,那种找到知己的喜悦至今难忘。尽管与张珂的线下见面来得稍晚,但关于卡弥诺的讨论从未间断,让漂泊已久的心终于找到了归宿。我渴望让更多人了解卡弥诺,感受到这条圣路独有的精神馈赠,于是我们决定正式成立一个中国的‘卡弥诺之友协会’的组织。

‘卡弥诺之友协会’ 的诞生与其说是使命的召唤,不如说是命运的安排。2017年,在协会初创时期,我受团队所托担任首发领队,带领四位会员完成了法线最后一百公里的徒步。见证他们一路上的蜕变,让我深刻体会到服务朝圣者的意义——这与我初次朝圣时的感受截然不同,却同样珍贵。

从成立至今的这些年里,看着圣地亚哥之路在中国的影响力与日俱增,除了西班牙官方文旅机构的推广之外,也有我们协会团队的坚持,还有商业机构的推动。发展过程中难免遇到许多困惑与迷茫,但达奇的文化坚守、张珂的细致入微、慧玲的专业素养,让协会稳步朝着使命迈进,让团队显得弥足珍贵。每当回顾初心——‘推广卡弥诺、服务朝圣者、促进中西文化交流’,所有的付出都变得意义非凡。这条路上,我们从未忘记为何出发。”

常慧玲
联合创始人

“2012年,我通过电影《THE WAY》初识圣地亚哥之路,深受触动;2016年亲身徒步法线最后110公里并深入探索了西班牙文化之后,萌生了浓厚的兴趣。”

在北京塞万提斯学院学习期间,结识了卫跃、达奇、张珂三位BCC的创始人,因志同道合、共同的理念加入北京卡弥诺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的团队,一起为建立一个中国的卡弥诺之友协会而努力。  

作为团队核心成员,自2018年开始至今一直为协会运营圣地亚哥之路的中文公众号,不断更新,向中国卡弥诺朝圣者提供关于朝圣之路的各类中文资讯。 2019-2020年期间参与筹备并执行了“千年之交 世纪之旅——欧洲文化线路中国巡展”长春站和北京站的大型展览活动,通过展览、分享会、讲座及互动体验,将圣地亚哥之路等欧洲文化线路的历史与精神引入中国,促进了中西文化交流。活动反响热烈,吸引了众多观众的参与。

协会的足迹如同贝壳纹路,历经时间打磨不断向四方延展,让Camino的精神传承愈发深刻。

大事记

我们走过的路……


  • 开通圣地亚哥之路中文微信公众号


  • 开通www.buencamino.org网站(2022年停用)


  • 北京卡弥诺国际文化交流中心成立(北京)


  • 卡弥诺说明会(北京塞万提斯学院)


  • 卡弥诺分享会(北京塞万提斯学院)


  • 与西班牙马德里卡弥诺之友协会结盟(马德里)


  • 承办欧盟驻华代表团“欧洲文化线路”巡展

    (长春市图书馆;北京欧盟使馆、丹麦文化中心、德国文化中心)


  • 卡弥诺之友聚会(北京)


  • 翻译Buen Camino出版社的APP指南中的主要路线为中文


  • 卡弥诺之友聚会(线上)


  • 中国朝圣者故事集《圣地亚哥之路的东方回响》完成


  • 与西班牙主要卡弥诺之友协会、加利西亚政府、朝圣者办公室合作,招募、培训和派遣中国志愿者前往朝圣者办公室和各地朝圣者爱泊阁服务


  • 派遣志愿者代表中国卡弥诺之友协会参加国际卡弥诺之友大会(加利西亚)


  • 《地角天涯——东西方经典相遇之路》出版


  • 开通“Camino之友”小红书账号


  • 卡弥诺分享会暨卡弥诺之友聚会(上海、北京、杭州、广州、成都、西安)


  • 开通“北京卡弥诺国际文化交流中心”视频号


  •   与西班牙邮政合作,提供朝圣者行李运输服务说明中文翻译


  • 《跨越地角天涯的邂逅》系列展览(合作单位:吉林大学外国语学院、北京哈罗学校、北京塞万提斯学院、西班牙国家旅游局、成都背包十年青年旅舍、西 安背包十年青年旅舍)

服务内容

为了达成“推广卡弥诺,服务朝圣者、促进中西交流”的使命,中国的卡友协会通过众多志愿者的共同努力开展以下服务:

1.提供圣地亚哥之路的资讯

包括朝圣者数据、路线信息、交通、住宿、装备、相关活动等实用信息。通过网站、微信公众号、微信群、视频号、小红书、说明会(线上)、分享会(线下)等多种平台为准备体验圣地亚哥之路的朋友们提供相关资讯。这当中最为更新的信息莫过于微信群组里的“前辈”以及正在路上的卡友们所分享的信息。

联系我们:https://caminochina.com/zh/category/guanyuwomen/lianxiwomen

朝圣者数据统计链接:

活动通知:https://caminochina.com/zh/category/zuixindongtai/huodongtongzhi

国际资讯:https://caminochina.com/zh/category/zuixindongtai/guijizixun

2.签发朝圣者身份证

另一个卡弥诺之友协会的基本服务是签发朝圣者身份证,俗称朝圣者护照。协会也提供扇贝壳、徽章、T恤等特色纪念品。

朝圣者身份证等纪念品列表链接:

3.开展志愿服务

协会每年招募、培训并派遣志愿者参与协会的各项服务,有对内服务和对外服务。对内志愿服务主要包括各资讯平台的运营维护和线下活动的组织后勤,对外志愿服务主要包括前往朝圣者办公室和朝圣者爱泊阁做志愿者,服务全球朝圣者。

https://caminochina.com/zh/category/zhiyuanfuwu

4.举办联谊和文艺活动

协会经常独立组织或与文化旅游机构合作开展一些线下卡弥诺之友聚会活动,为当地新老卡友和准卡友彼此认识、交流信息、重温卡弥诺热情搭建平台。中国卡友遍布全国,相聚不易,所以如果条件允许,一些与圣地亚哥之路文化相关的讲座、艺术展览活动也会借机举办,来展示中国卡弥诺之友对朝圣之路的热情、灵感和天赋。

活动回顾:https://caminochina.com/zh/category/zuixindongtai/huodonghuigu/

活动通知:https://caminochina.com/zh/category/zuixindongtai/huodongtongzhi/

5.组织跨文化旅行

“百闻不如一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为了践行促进中西交流的初心,协会也努力组织一年一次的双向跨文化旅行,即陪伴国内的卡友去往西班牙开启一趟徒步朝圣之旅、陪伴西班牙或西语国家的朋友前来中国体验一下中国的历史文化遗产,亲身感受地道的当地文化、与当地个人和机构互动交流、增进彼此了解、促进和平、发展友谊。

徒步活动(活动通知菜单下的一个模块?):

庞迪我之路(活动通知菜单下的一个模块?):

6.研究出版

中国卡友协会在过去数年里与西班牙学者合作,投入中国人在圣地亚哥之路体验、中国文化线路遗产等主题的学术研究和发表,为圣地亚哥之路、文化线路遗产、遗产旅游、跨文化交流等现象的科学知识积累做出独特的贡献。未来协会将继续投入相关研究,欢迎对相关主题有兴趣的各国学者共同参与,有意者可通过邮件联系我们。此外,协会也在2023年出版了《地角天涯——东西方经典相遇之路》一书,以中国经典中关于“路“、”行走“、”旅行“的智慧解读圣地亚哥之路、以西班牙谚语诠释中国自然风光和文化遗产。该书为中西双语,附有多幅由中国朝圣者拍摄的精彩照片,展现了中国朝圣者眼中的朝圣之路的魅力。协会还编辑印刷了一本中文朝圣者故事集,收录了60位中国朝圣者分享的120个故事,从为何踏上朝圣之路、文化体验、同伴、内心感悟、路的价值等不同侧面呈现了作者们各自的亲身体验和反思。

《地角天涯》公众号推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ol6XKmfEXKG56e0w1BHRWg

故事集公众号推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mp/homepage?__biz=MzUzOTk0MjA2Mw==&hid=10&sn=c2b94656c8c154a8faddf79540105224&scene=18#wechat_redirect

联系我们

您可以通过电子邮件联系我们:elcamino_chinese@sina.com

或者关注微信公众号“北京卡弥诺国际文化交流中心”并在后台留言: